阅读历史 |

51郑二郎的约见(2 / 2)

加入书签

崔怀瑾觉得她分外面熟,转念想起‘墨瀚约’书肆当下卖得很火爆的一本儿童读物,好似叫什么《童趣仙记》。他曾见过几次送稿的丫鬟,正是那女子。

沈娘子这是,又要和儿童读物联手?

崔怀瑾唇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目光落在街角那群嘻笑怒骂的学子身上。其中一人斜倚着同伴的肩头,笑得东倒西歪,身上的云锦衣裳鲜艳夺目,头顶玉冠熠熠生辉。如此装扮,倒像是风流公子游宴未归,哪里像苦读诗书的士子?学馆的课业怕是太松了些,竟让他们尚有余裕在街头打马逍遥。看来,课业确实该加加码才是!

“郎君,时辰要过了。”

阿策的催促传来,马儿不耐地踏着前蹄,铁掌在石板上擦出零星火花。崔怀瑾的指尖在袖中香囊上顿了顿,杏核粗砺的纹路硌着掌心。锦童斋的灯正被婢子一盏盏摘下,彩幡拂过壁画里童子捧着的‘手不释卷’,倒像是那卷轴要乘着晚风飘起来。

三日前的情形忽的浮现在眼前。

“若沈娘子持此鎏金牌来寻……”话音未落,他已将一枚鎏金牌轻轻按在梨花木案上。这牌子的样式、大小,其上纹路,都和那日给沈知微的那枚如出一辙。

案头鎏金狻猊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氤氲间,雕刻云纹的窗棂外,廊下的典吏们抱着文书匆匆而过。晨光斜落,映得主客司郎中李穆与礼部司郎中刘清深绿色官袍泛出微妙的深浅之别??李穆的补子早已洗得褪色,而刘清腰间的蹀躞带却缀着新打的鎏金带扣,光泽未敛,晃出一点逼人的锋锐。

听闻上官发话,两双皂靴几乎不约而同地往前挪了半寸,随即垂目细看案上寸许大的小牌。李穆喉结微微滚动,余光里,刘清藏在袖中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他这小习惯李穆再熟悉不过,每逢揣度上意,那手指便要掐算。

刘清微一颔首,叉手一揖,玉簪头险些扫过身旁架子上堆叠的《诸蕃朝贡录》,语气谨慎道:“下官斗胆确认一下??敢问大人所指之沈娘子,可是前些日子修补回纥国服的那位‘锦童斋’女东家?”

这话倒不是他多疑,实在是崔侍郎并未明言具体何人,虽说大家都认识的似乎只有那么一位沈娘子……可万一不是呢?小心驶得万年船。

指腹轻叩鎏金牌,清脆一声,崔怀瑾凉凉道:“刘郎中记性甚佳。”

话音落下,香炉青烟微微一旋,将李穆的目光遮掩在雾气之后。他的视线正落在案角摊开的《西域舆图》上,某处朱砂标记分外显眼??恰是回纥所在之地。

“下官领命。”

二人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