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第6章(2 / 2)

加入书签

这一弹,不偏不倚,砸中了折梅馆老医生的鼻尖。老医生还以为六月又飞雪了,天上下冰雹,捡起来纸团,将信将疑地看了好几眼,遂说:“且慢。君子有成人之美,既要狗作药引,我们铺子里正好有一条看门狗,免费奉送尊驾。”

接着,折梅馆的伙计牵出了一条大狼犬。谁知狼犬突然挣脱了绳子,猛地朝病人扑过去。病人弹簧弹了一下似的跳起身来,健步如飞跑得比谁都快。

老大夫向诸位拱手:“看来这位患者的痿证,已经不药自愈了。”

众人哗然:“这原来啊,全天底下什么病最难治??装病!”

踏雪堂大夫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老匹夫,好样的,你等着!要难看大家一块难看!”

折梅馆的年纪大了眼皮有点抬不起来了,半合着眼微笑。众人也都笑了:“这张大夫,半斤重的鸭子一斤重的嘴。”

那字条上只有两字:放狗。小乌大字不识一斗,放写的是方,狗是画的狗,亏得老大夫看懂了。

小乌说:“小姐聪明,果真是托。不过咱们跟着这种人学医,能学到真本事吗?”

沈抒遥说:“这不重要。”

踏雪堂的张大夫败走。小乌跟了上去,开门见山:“你那收学徒吗?”

张大夫正在气头上,落荒而逃还被小乌追尾。打量了他穿着,纯然是个山林猎户,便劈头盖脸骂道:“我堂堂踏雪堂姑苏第一医馆,苏州五十六家药铺,一百零八坐堂大夫七十二游方铃医,江南三省二十府万亩药田,你看哪儿有缺你这样的穷酸小子做伙计?”

小乌说:“你怎么狗眼看人低啊?”

张大夫怒斥:“还敢提狗!”

沈抒遥走了上来,不徐不疾地说:“井蛙不可闻海,夏虫不可言冰,凡夫俗子自不可语狗了。”

“这位小姐倒是有几分见识。”张大夫脸色缓和了一些,“我乃踏雪堂堂主关门大弟子,家师出门云游,堂中事由我定夺。谁想拜师,都得先拿医户度牒出来。”

明代沿袭元制,户口分有医户者。凡为医户者,子孙就必须世代有一人业医。否则不允许无照行医。

沈抒遥有意撒了个小谎:“度牒在客栈,随时可以取。”

张大夫重新将两人审视一番,觉得小乌不可能,犹豫道:“小丫头,我可有句话说在头里,我们大明朝可从来没出过一个女医啊。”

这更不是个问题了。沈抒遥说:“我为族弟访求。”

张大夫哦了一声:“可惜了,今年的弟子已经招满了,明年开春再来吧。”

张大夫走到医馆门口,拱了拱手就进去了。大门一关,谢客。

小乌看着门上衔环的大狮子头,焦急地问:“小姐,这下怎么办?”

话音刚落,门又开了。小乌以为有希望,可这张大夫重新开门,却只是为了把地下掉的一个铜板捡起来昧了。砰的一声,又关了。

沈抒遥说:“不如何办,三顾茅庐。去打听他姓张名甚,明日再来。”

小乌笑了说:“名什么不都看到了么,见钱眼‘张’。”

他们正要离开,一个壮汉匆匆走来,像击鼓一样捶着医馆的门。

里头的张大夫还没走远,气急败坏地回了一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